此前因直言退出具身智能而引发争议的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现身中关村论坛,分享了对中国AI(人工智能)应用发展与投资前景的展望。

3月31日,朱啸虎在北京中关村论坛年会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在AI应用端有巨大机会,但要注意所有AI应用的壁垒都在AI之外,建议相关企业要重视商业化并全力出海。
回顾中国互联网和创投企业过去20年的历史,朱啸虎表示,其实过去20年中出现过很多互联网风口,例如门户网站、长视频等等,其中许多商业模式现在被证明是成立的,但在当年都经历过泡沫期,然后被嘲笑、回落到“死亡谷”,再重新发展起来,最终获得成功。
朱啸虎表示,由此推断,2019年兴起的元宇宙、2021年的SaaS软件(软件即服务,一种软件交付模式)以及过去两年的大模型,这些风口刚开始时的热度都非常高,但前两者已经经历了证伪和被冷落。不过,也许在“死亡谷”中又孕育着希望。以元宇宙为例,苹果的MR(融合现实)头显Vision Pro虽然很酷,但商业化做得非常不好,而Meta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重点是聚焦在一些简单的功能上。
而随着DeepSeek在今年1月推出R1模型,许多软件企业积极拥抱DeepSeek,让朱啸虎看到了软件企业春天来临的可能性:“大模型也是一样的,大模型在过去两年非常火,但今年DeepSeek出来以后,明显市场开始看淡。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做AI应用的企业,开始爆发式增长,增长速度几乎和当年的团购企业一样,这是非常惊人的。”
最近6个月,朱啸虎观察到,中美有不少AI应用公司的收入开始快速增长,“每周环比增长10%以上,月环比增长20%以上”,这让他感到十分兴奋。
因此,朱啸虎指出,AI应用收入开始爆发增长,迎来了“iPhone3时刻”,这种增长的源头是对用户需求的掌握:“对很多创业者来说,技术路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商业场景,重要的是产品。你懂不懂客户的需求在哪里?能不能开发出他们需要的产品,能不能试用一下就付费,才能够实现今天这么快的增长速度。”
朱啸虎还犀利地指出,所有的AI应用都是套壳应用,关键是如何建立长期壁垒,所有AI应用的长期壁垒都在技术之外:“AI应用就是没有(技术)壁垒,说有壁垒是忽悠人的,要在非AI能力上建立壁垒。”他解释道,这些非AI能力就来自必须人工交付的苦活累活,“互联网大厂不愿意干的活”。
此外,朱啸虎也为AI应用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了一些建议。首先,他相信开源生态将主导基座模型,正因为DeepSeek完全不考虑商业化、甚至把用户都让给生态,才使得合作伙伴迅速坚决地全力拥抱DeepSeek。因此,朱啸虎建议创业公司“不要浪费一分钱去训练底层模型”,要全力拥抱开源模型。
其次,朱啸虎建议国内AI应用创业公司积极出海:“靠国内(成本)基本上都是白菜价,然后在海外赚取利润。我们发现,中国团队出海在日本、东南亚、中东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基本上,现在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有出海AI的落地能力,甚至在美国有一半的团队是中国人,所以中国确实在AI应用落地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此前,朱啸虎在采访中表示,金沙江天使基金在过去几年投过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最近几个月都在退出。他在3月30日的活动中给出了进一步回应:“具身智能热度太高了,肯定是要经过泡沫期,然后大家再理性思考到底在哪里能找到商业价值,到时候再回来,那时候才是健康的,我觉得具身智能同样会出现DeepSeek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