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者:过度依赖技术工具可能会削弱人类主动思考的能力

北大学者:过度依赖技术工具可能会削弱人类主动思考的能力

baiduadmin 2025-04-23 简单报 35 次浏览 0个评论
活动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图在数字化阅读时代,实体书房的存在意义是否发生变化?在未来,人工智能会改变我们阅读经典的方式吗?为迎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北大党委宣传部、北大出版社近日主办了“另一种栖居”——走进北大学者书房悦享会暨2025未

活动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图

在数字化阅读时代,实体书房的存在意义是否发生变化?在未来,人工智能会改变我们阅读经典的方式吗?

为迎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北大党委宣传部、北大出版社近日主办了“另一种栖居”——走进北大学者书房悦享会暨2025未名书香校园阅读文化节活动。活动中,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戴锦华,北大哲学系教授、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杨立华,北大外国语学院西语系副教授、《百年孤独》译者范晔,北大艺术学院副教授贾妍,以“书房”为线索,探讨了上述问题。

数字化阅读时代,实体书房的存在意义是否发生变化?

在范晔看来,实体书籍的收藏价值,触摸纸张的指尖质感,反复阅读时在书页上留下的批注,都是电子书无法替代的独特体验。

戴锦华由电影《玫瑰的名字》讲道,“电影的最后一幕在我心中引起巨大冲击。当熊熊烈火吞噬图书馆时,主人公义无反顾地冲进火海,竭尽全力抢救尽可能多的书籍。我想,书籍对我们这代人而言就是这样的存在,是一种值得用生命去捍卫、用生命去交换的存在。”

戴锦华说,尽管如今我们常听到出版业面临困境,实体书似乎正在被抛弃,甚至我们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背叛”实体书,转向电子书。不可否认的是,书籍至今仍然是新知识汇集、新思想传播的唯一源泉。各种新媒体虽然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习惯,思想传播的本质却从未变更,也未能替代知识的生产与积累。可以说,书籍本身以及我们对书籍的选择、推荐与阅读,其实一直没有改变其本身的含义。

在未来,人工智能会改变我们阅读经典的方式吗?

谈及这一问题时,贾妍说道,“当我们向AI提问时,虽然能得到结构完整的答复,但其内容准确性往往难以保证。这种现象不仅会导致学术研究者在信息验证上耗费大量时间,更可能对学术研究的整体氛围产生影响。所以,在开展研究工作时,我并没有经常使用这类人工智能工具。”

杨立华则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从技术认知的角度来看,尽管AI写打油诗与人类已无太大差别,但它始终无法企及人类的思考深度与情感表达。“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完整的人格,而这一点恰恰是AI所无法替代的。”杨立华说。其次,过往经验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取变得便捷并不必然带来人类思考能力、精神深度与广度的提升。相反,过度依赖技术工具可能会削弱人类主动思考的能力,可能会忽视对人类精神传承和文明承担的能力培养。

杨立华认为,AI本质上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它能够带来效率的提升和平均水准的进步,但无法替代人类在精神与思想层面的深度探索。

活动中,戴锦华还分享了有关阅读的建议。

“我年轻的时候读到一句话,至今仍深以为然——要真正理解一个问题,真正有效回答一个问题,深刻把握一个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开一门课或者写一本书。”戴锦华说。

她表示,当她认真投入一部著作的创作时,这对她而言是一个深刻学习、思考、查缺补漏、自我审视的过程。“在这之中,我需要调动此前全部的积累,会发现自己的积累原来这么可怜,这么不足。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找资料、写文章的过程,而是一个‘你以为想明白了、学到了,但最后发现当你要把它写出来的时候,当你要把它作为课程要讲授和传递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逻辑根本不通,积累根本不足,原来你并不明白’的过程。”戴锦华说,正是在这时,“输出倒逼输入”,我们回到阅读。

转载请注明来自朝菜猫,本文标题:《北大学者:过度依赖技术工具可能会削弱人类主动思考的能力》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地方新闻精选 | 太原溺水“美人鱼”已出重症监护室 官方回应下井救人女辅警能否转正

地方新闻精选 | 太原溺水“美人鱼”已出重症监护室 官方回应下井救人女辅警能否转正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山西】太原溺水“美人鱼”已出ICU,称脚蹼脱落无法上浮致溺水据极目新闻消息,山西省太原市海洋大世界在表演时溺水的“美人鱼”已从重症监护室转至重症医学科过渡病房。4月27日晚,...

从超充到“兆充”,续航焦虑是否有所缓解?|2025上海车展

从超充到“兆充”,续航焦虑是否有所缓解?|2025上海车展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嘉欣两年前的上海车展上,800V超充方案还被视为一个新技术,到了今年,大家关注的焦点已经从超充变为了“兆充”。简单解释什么是“兆充”,即在超高电压(1000V)和超大电流(1000...

三大上市猪企:前瞻应对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

三大上市猪企:前瞻应对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

近日,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三大上市猪企发布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2024年国内农牧行业从低谷逐步走出,迎来一个温和的回暖期。...